澜疏水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章 故土的秋收,名义:祁同伟组织送媳妇啦,澜疏水润,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2003 年中秋前夕,祁同伟的吉普车碾过青石村村口的碎石路。

车载收音机正播报 \"秋风行动\" 中关于农村合同诈骗的普法案例,他却凝望着车窗外蜿蜒的土路出神 ——

十年未归,进村的石板路依旧坑洼不平,唯有村口那株老槐树已长成合抱之木,树洞里塞着的红布条褪成浅粉,像岁月留下的温柔标点。

帆布包里,除了给乡亲们带的降压药、\"法律明白人\" 手册,还多了本翻旧的《汉东省助学贷款政策汇编》,那是他特意从省厅档案室复印的。

暮色中的老宅飘着炊烟,祁同伟换上母亲生前纳的千层底布鞋,鞋跟踩在青石板上发出熟悉的 \"咯吱\" 声。墙角的磨盘还在,却不见当年趴在上面写作业的孩童,唯有一只三花猫警觉地竖起耳朵。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土墙上褪色的奖状依然醒目,1992 年 \"汉东省优秀共青团员\" 的奖状边角卷曲,却被细心地用透明胶带粘牢 —— 那是父亲临终前的最后一次整理。

\"同伟哥!\"

清脆的童声打破寂静,隔壁小芳攥着作业本冲进来,辫梢沾着草叶,\"俺娘说你当大官了,能不能帮俺看看这道数学题?\"

泛黄的作业本上,用铅笔写着歪扭的算式,最后一题画着大大的问号。

祁同伟蹲下身,指尖划过孩子冻裂的手背,突然想起自己初中时借煤油灯读书,母亲用竹筒为他做的防风灯罩。

三婶的土窑里,煤油灯芯噼啪作响。

小芳的母亲半靠在炕上,咳嗽声震得土炕轻颤,墙角堆着几板过期的止咳药。

\"他爹在城里搬砖,一年就寄回两千块。\"

三婶抹着眼泪,\"小芳下学期的学费还没着落,眼瞅着要跟她表姐去镇上打工......\"

祁同伟的目光落在小芳用旧报纸包的课本上。他摸出钱包,里面整整齐齐码着省厅发的津贴,抽出五张百元钞塞给小芳:\"先拿着买书,不够了叔再寄。\"

孩子攥着钱的手在发抖,突然跪下:\"叔,俺想读书......\"

他慌忙扶起孩子,警服上的银星在灯光下闪烁:\"记住,不让娃娃读书是违法的。\"

翻开《义务教育法》摘要,用红笔圈出关键条款,\"九年义务教育免学费,谁不让你读,叔跟他打官司。\"

转头对三婶说:\"明天我去镇政府查教育补贴,再联系县里的希望工程。\"

离开土窑时,小芳追出来,往他手里塞了把野枣:\"叔,这是俺在山上摘的。\"

孩子跑远的身影,与记忆中背着母亲缝制的书包、在暴雨中奔向乡中的自己重叠。

他摸了摸右肩的枪伤,当年在孤鹰岭流血不流泪的汉子,此刻眼眶却微微发潮。

老支书的窑洞内,玉米碴粥的香气混着旱烟味。

老人从枕下掏出皱巴巴的合同,\"汉东昌盛贸易公司\" 的公章盖得歪歪斜斜,付款日期栏一片空白。

\"说是收板蓝根,可三个月了钱还没到。\"

老支书的烟袋锅在炕沿敲出闷响,\"村里二十户乡亲的血汗钱啊......\"

祁同伟展开从汉江省厅带来的电子公章识别手册,用放大镜对准合同上的公章:\"这个五角星都偏了,是假章。\"

钢笔在合同背面写下维权步骤:\"先去镇工商所查企业注册信息,再打

投诉,最后到派出所报案。\"

他忽然想起周名贵案中农民工的遭遇,\"以后签合同,一定要看清楚各项条款,没有把握就去镇里司法所寻求帮助。\"

里屋传来婴儿的啼哭,三婶的儿媳正在给六个月大的孙子喂玉米糊。

祁同伟解开警服,露出右肩的伤疤:\"1995 年在孤鹰岭,要不是当地乡亲们用草药给我止血,早就没这条命了。\"

他掏出随身携带的 \"法律明白人\" 联络表,\"汉江那边每个乡镇都有咱们的联络员,以后遇事直接打这个电话,汉东这边我来沟通。\"

中秋的月亮爬上老槐树,晒场被银辉笼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全院诬陷我偷鸡,我靠系统杀疯了

霸气狗

茅山后裔之小道归元一一同人小说

小力金刚掌

钱眼

不打发财

在崩坏世界的漆黑之子

崩坏子杰

六扇门之纵横天下

五九笛声

墟界追猎

孤狸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