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学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8章 海龙出水,宋朝的脊梁,一个老学究,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靖康四年的冬日寒流,似乎被南中国海狂暴的季风撕成了碎片。
南海之上,滔天巨浪托举着四十余艘钢铁巨兽,其形制之雄伟、气势之煊赫,足以令任何目睹的古老王朝为之窒息。
张猛,这位曾被流求海风磨砺得脸庞如礁石般粗粝的将领,稳立于“镇海王号”那高耸的青铜浇铸舰桥之上,冰冷的海风灌满他玄黑色的水师提督斗篷,猎猎作响。
他手中紧攥的,不再是简陋的航图,而是流求主岛“天工堡”染墨亲手交付的舰队谱牒与枢密院密令——每一艘巨舰都承载着超越时代的威能。
这份沉甸甸的名单上,最醒目的是二十艘焕然一新的“沧海级”炮战巨舸。
它们不再是早期沧澜舸的木骨铁皮,而是流求船工经年不辍、呕心沥血铸就的全钢龙骨战舰!
船壳以百锻精铁熔接覆盖,厚逾三指,闪耀着暗哑却致命的深灰光泽。
两侧低矮宽阔的炮甲板上,一排排巨大的黑洞若隐若现——每一门都是流求密窟(模仿太室山基地)铸造、以枢密院新法刻出螺旋膛线的“镇海神吼重炮”!
其狰狞的炮口,足以将重逾千斤、内裹火药碎铁的开花巨弹,精准轰出十里之外!
舰腹深处,轰鸣声低沉有力,如同巨兽心脏搏动——那是最新式的“墨蛟”二型高压蒸汽机组,驱动着巨大的明轮,为这钢铁怪物注入不羁的灵魂。
即使无风,烟囱喷吐的滚滚浓烟亦昭示着它体内蕴藏的无尽动力!
每舰载兵五百精锐陆战,皆精熟火铳刺刀、跳帮厮杀,更携带轻型野战铜炮,俨然一座座移动的战争堡垒!
另外二十艘,则是载满补给弹药、增援步兵的快速“鲲鹏”级蒸汽运输舰,拱卫着巨舰前行。
陈安立于张猛身侧,双手抚摸着冰冷坚实的炮闩,眼中闪烁着难以言喻的震撼与自豪,声音亦有些微颤:“此铁甲怒蛟,非神工造化、枢相天机倾注不能成!大人!有此利器,南海群丑,皆为齑粉!”
张猛颔首,虬髯在海风中戟张,眼神却如淬火寒冰:“枢相血令,一月为期!岳帅锋镝在北,吾辈当为其断腕沉舟!传令:挂满帆!汽轮加力!全军航向——儋州(海南岛)集结!补给不得半日!”
陈太初的意志化作鞭策的铁令。
庞大的舰队在流求装足煤炭、弹药,乘着强劲的东北信风,更是将那澎湃的蒸汽动力催发至极限!
二十台“墨蛟”蒸汽机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明轮叶片疯狂搅动碧波,白浪被巨大的力量狠狠犁开,速度远超风帆所能企及!
航迹如同一条奔腾的钢铁洪流,以惊世骇俗之态撕裂茫茫南海!
途中舰队航线刻意划出一道巨大的弧线,远远避开大宋属国占城(占婆)的近海水域,不为炫耀,只为确保南征锋芒绝无旁骛,不给任何势力插手的口实!
十日夜!骇人听闻的强行军速度!
靖康四年十二月初五,阴霾笼罩的交趾东海岸线轮廓终于在地平线上若隐若现。
目标——涂山港!
这里扼守着红河入海口的咽喉,是升龙府(河内)海上命脉的起点,李朝水师赖以栖息的巢穴!
此刻港口内,数百艘式样各异但尽为木壳帆桨的战船(交趾称“斗舰”、“楼船”)正密集锚泊,港口两侧箭楼林立,守军尚未察觉海平线下涌来的死神!
“全军!战斗队形!”
旗语翻飞!
各舰烟囱喷吐黑烟陡然加剧!
巨大的沧澜铁舰如群鲨出渊,锋矢阵迎向涂山港!
前导驱逐炮舰“霹雳号”舰首炮率先发出怒吼!
轰——!
沉闷如天神擂鼓的巨响声中,一发硕大精准的开花弹(此时代独有)撕裂云层,裹挟着刺耳尖啸,直扑涂山港入口处最高的木制望海楼!
轰隆!!!!
如同火山爆发!
高达数丈的木楼在惊雷般的爆炸中瞬间解体!碎木、断肢、燃烧的残骸带着刺鼻的硝烟与烧焦的人肉气味,如同末日风暴般横扫港口!
巨大的冲击波掀翻邻近的十几艘小舟!整个涂山港一片死寂,旋即被惊天动地的警钟哀鸣与绝望的嘶吼覆盖!
“目标!水寨!锚泊敌舰!自由齐射!”张猛冷酷的声音透过传声铜管下达指令。
涂山港瞬间沦为钢铁炼狱!
十二艘沧海巨舰如移动的山岳,分两批侧舷对准港口!黑洞洞的炮窗层层叠叠开启!炮长的令旗狠狠劈下!
“镇海神吼!全轮齐射!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