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学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3章 出兵大理,宋朝的脊梁,一个老学究,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数日后,积蓄已久怨气的乌蛮各部,得到充足粮草支援和火器武装,如挣脱锁链的猛虎,向高氏在滇西边境及通往升龙城沿线的重要据点发起了悍然进攻!

燧发枪猝然鸣响的轰鸣,打破了山谷千年的沉寂!巨大的声响、喷吐的白烟、远比箭矢更快更狠的弹丸,瞬间撕裂了高氏仆从军的阵列。

第一波突袭,高氏设在滇西的数处屯田、关隘被焚毁劫掠,死伤惨重!

消息如同炸雷传回升龙城高氏相府。高泰明(史实高氏权相,段和誉后期被其逼退位)勃然大怒,案几拍裂:“区区蛮兽,安敢犯我天威!”

他认定这是段氏在背后捣鬼,否则乌蛮何来如此犀利的火器与充足的粮饷?

这念头与段和誉所得“密信”相互印证,两家恨意陡升,再无转圜余地!

仓促间,高泰明尽起升龙府及白蛮精锐,以雷霆之势反扑乌蛮。

乌蛮勇士虽得火器之利,然未经系统操练,仅凭蛮勇与地利与高氏正面对撼。燧发枪炸膛、哑火频频,更暴露了乌蛮不善结阵、部族协调不畅的致命弱点。

高氏精锐,百战之师,甲胄齐整,又挟滔天怒火,攻势如潮。

宋江虽传了些梁山阵法,却也难敌高氏多年积累的军势。

数月鏖战下来,乌蛮损兵折将,节节败退,所占地盘尽失,只能依仗着山险林密苦苦支撑。

高泰明荡平乌蛮威胁,胸中戾气更炽,矛头直指鄯阐府!

“段正严!尔勾结蛮夷,害我子弟,断我财路,今日定叫你身死国灭!”他亲率数万得胜之师,浩浩荡荡,渡过波光万顷的洱海,直扑段氏王庭所在——鄯阐府城!

高氏大军所过之处,白蛮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城中军民人心惶惶。

鄯阐府城头,段和誉望着黑云压城般迫近的高氏旌旗,面色灰败。

城墙下,乌蛮败退的消息早已传开,城中守军士气低落。古鲁大师仍在西山法台高颂《转轮圣王经》,白玉娘亲手献上的佛骨舍利刚供奉于临时搭建的佛龛之上——“佛选明君”的祥瑞尚未焐热,“明君”便要成亡国之君了吗?

他心中涌起巨大的悲凉与悔恨,只盼黎州榷场那边宋人承诺的援手,不是一句空言!

就在高泰明的大军先锋已抵达城郊,将耀眼的兵刃指向鄯阐府单薄的城墙,准备破晓时分发起总攻之际——

东方,红日初升,万丈霞光染红了滇池水面。

但比朝霞更令人心脏抽搐的,是那紧贴地平线滚滚腾起、直冲云天的巨大尘龙!

伴随着沉闷如雷、经久不息的步伐轰鸣声,一支黑压压的军阵撕破晨雾,向鄯阐府缓缓压来!

猩红的“陈”字帅旗迎风猎猎招展!前阵骑兵身披轻便锁甲,马刀森寒;

中军步卒阵列如墙,长矛如林;

其后更有数十辆驮载着火炮的车辙发出沉重的声响——赫然是曾随陈太初南征北战的精锐!

最前方的引军大将,正是以勇悍闻名的陈德胜!

他勒马于阵前,目光冷冽如刀,扫过高氏惊疑未定的军阵,声如洪钟响彻原野:

“大宋西川安抚制置使麾下先锋官陈德胜在此!奉天子诏,上峰令,特来大理,护佑友邦,肃清奸佞!何方兵马敢近鄯阐府城一步,视同犯我天朝威严!杀无赦!”

几乎同时,鄯阐府西门轰然大开!漕帮帮主柳德柱、一身商贾袍服的赵虎(扮作榷场代表)与面带神秘微笑的染墨簇拥着段和誉登上城楼。

染墨手中高举一支镶嵌着金翅鸟图腾的牒文,朗声道:“圣僧有谕,昨夜佛骨放光,降示法旨:大理段正严,乃佛选之真龙转轮圣王!受金翅鸟庇佑,有中土天命护持!安敢触犯?”

一尊小巧的铜制虎蹲炮被推至军前,炮口冰冷地指向城外。

陈德胜手按刀柄,嘴角带着一丝近乎残酷的玩味。

城上,段和誉望着身下那片代表着自己摇摇欲坠王位的城池,再望向城外宋军精悍的铁甲与炮口,又瞥见城内染墨手中那闪耀着温润光泽的佛骨舍利……恍惚间,他仿佛看到了真正的“转轮圣王”——坐拥神权光环,手握无上利刃,远在汴京的那个年轻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九极界最靓的仔

像素布丁

我从四合院求长生

加醋丸子

赶山打猎攒物资,老婆带上两闺蜜

昼枕雾未尽

逆光谍影

北宋杨六郎

四合院之穿越52当猎人

阿斗不用人扶

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

爱吃竹汁的段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