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学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3章 出兵大理,宋朝的脊梁,一个老学究,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滇池之上的“佛光”幽荧未散,鄕阐府内的人心却早已被另一股无形的寒流冻彻。

古鲁大师的梵音宏亮庄严,日夜颂扬着“金翅鸟护持转轮圣王”的无上威能,明眼人皆能嗅出那语锋所向直指当今大理国主段正严(和誉)。

这看似虔诚的佛谕,与街巷间隐秘流传的“段氏失德”之言,以及那日益窘迫、令升斗小民几近窒息的困顿生计交织在一起,于无声处酝酿着雷霆。

白玉娘便是这寒流中最锋利的一抹霜刃。

借助与段氏王族旁支、粮商段永千丝万缕的生意往来,她早已在王府深宅和市井坊间织就了一张无形之网。

时机,便在这暗流汹涌的高潮处降临。

一封据传由高氏相国府中流出的密信影本,几经辗转,最终以一种近乎“天意垂怜”的巧合方式,落入了段和誉亲信侍读、素以忠直谨慎闻名的段清平手中。

那信笺,用的是大理上等“云霞纸”,墨痕饱蘸沉郁,透着一股久处权枢的倨傲。内容更是字字诛心:

“……正严庸懦,耽于佛事,荒怠国政。

府库虚耗,仓禀几空,民怨沸腾如鼎沸。

我高氏累世肱骨,忍见祖宗基业倾颓于妇人之仁?

况金翅鸟启明王于前,荧惑守心示警于天!当此天时地利人和之际,废昏立明,正其时也!

择日吾当亲赴鄯阐,清君侧,定乾坤,自立为大理新主……”落款处,赫然是高氏相国独特的私人印鉴,虽为拓摹,那细微的线条起伏与暗记,非亲近至交绝难仿造。

段清平阅之,手如筛糠,面色瞬间惨白如纸,冷汗涔涔而下。

他深知高氏权倾朝野,在洱海以西升龙城(今越南河内附近)的经营根深蒂固,控扼通往安南、占城的咽喉要道,富甲一方,更辖制着白蛮大部。

此信若真,段氏王祚危如累卵!他不敢有丝毫耽搁,怀揣这烫手山芋,踉跄直扑段和誉的寝宫。

鄯阐府的王宫内,灯火明灭不定。段和誉握着那冰冷如刀的纸片,指尖传来的寒意直透骨髓。

信中字句,与古鲁大师宣讲的“转轮更替”、白玉娘有意无意透露的民间流言、乃至那夜夜闪烁宛如嘲弄的滇池“佛光”,竟严丝合缝地指向同一个结局!

他虽信佛,却不愚钝,深知自己这半生优柔,国柄旁落于高氏确是事实。

一股巨大的愤怒与冰冷的绝望,瞬间攫住了这位大理之主。

“陛下!高氏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当早做决断啊!”段清平急道,声音带着哭腔。

段和誉缓缓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那常年被佛香氤氲的眸子里,竟闪过一丝宋人商贾们在他身上从未见过的锐利。

他久居王位,又见识过宋朝起死回生般的强大潜力(指陈太初助北宋稳住局势)。

他知道,此刻的段氏,自身已是强弩之末,若硬撼高氏,必遭倾覆。唯一的生路……在北方!

“清平,”段和誉的声音低沉而决绝,“传孤密旨:即日起,开我王室封地粮仓,以市价七成秘密出售于鄯阐府漕帮柳德柱!

所得钱财,尽数兑换为铜铁、药材、布帛,另调拨王室库中三成铜锡,由段永……经由柳德柱之途,火速运往黎州榷场!”他没有选择直接接触宋朝官方,而是选择了背后有宋朝势力影子的“民间商帮”——柳德柱的漕帮!

这就是他看中的生路,是向宋朝势力投靠的敲门砖,更是购买“安全”的代价。

陈太初远在汴京,如隔岸观火却洞悉千里。

他收到鄯阐府飞鸽密报——段和誉果然如预想般行动了——嘴角牵起一丝淡漠的笑意。大理这盘棋,棋子该动了。

滇西广袤的群山深处,乌蛮各部势力盘根错节。他们不甘被高氏白蛮辖制,更鄙夷段氏王室的“文弱”。

一支来自南洋罗氏商帮的隐秘船队,在罗五胡的亲自带领下,避开了所有官家航道,悄无声息地将几十支沉重的木箱运抵乌蛮最大部落首领蒙舍诏的寨子。

撬开箱盖,内衬樟木,稻草包裹之下,赫然是五十支黝黑发亮、结构精密的南洋造燧发枪!另附数箱火药和铅弹。

蒙舍诏首领蒙奇罗看着这些泛着幽冷金属光泽的利器,粗糙的手指拂过枪管,感受着那足以撕裂白蛮藤甲的力量,眼中爆发出野兽般的狂喜。

南洋水豪罗五胡的声音如同夜枭:“我家宋公说了,乌蛮立身之本,当在自强!此物乃梁山义士宋江所献,专破高氏铁骑!只打高家封地,勿犯段氏王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九极界最靓的仔

像素布丁

逆光谍影

北宋杨六郎

四合院之穿越52当猎人

阿斗不用人扶

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

爱吃竹汁的段郎

精神病院超自然传奇

竹晴园

港片:我靠炒房揽舒淇

横财三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