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学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6章 汴梁风起,圣旨南来,宋朝的脊梁,一个老学究,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拒马河畔,朔风卷着冰碴,抽打在冰冷的河面上,也抽打着河北宋军大营猎猎作响的旌旗。连绵的营盘如同蛰伏的钢铁巨兽,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中军大帐内,炭火噼啪,却驱不散弥漫的凝重。巨大的舆图前,陈太初负手而立,目光如鹰隼般扫过燕云十六州的每一个关隘要冲。
岳飞、张猛、赵虎等心腹爱将环立左右,人人甲胄在身,眼中燃烧着炽热的战意。
“枢相,”岳飞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金石之音,“斥候回报,金军东路主力因我燧发枪阵之威,龟缩析津府(燕京)一带,士气低迷。完颜宗望(斡离不)似有固守待援之意。然其粮道已被我奇兵屡屡袭扰,若我大军压上,以火炮轰其坚城,步卒列阵推进,燧发枪轮射压制,再辅以精骑侧翼突击,破城只在旬月之间!燕云光复,指日可待!”
张猛摩拳擦掌,声如洪钟:“大人!末将愿为先锋!定把那完颜宗望的狼头旗,插在咱们拒马河大营的辕门上!”
赵虎亦拱手道:“军器监新运抵的颗粒火药及开花弹已分发各炮营,威力倍增。只待枢相一声令下!”
陈太初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
筹备经年,耗费无数心血,等的就是这一刻!以雷霆之势收复燕云,打断金国脊梁,彻底扭转宋金攻守之势!他正要下令各部进入最终战备状态,帐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而慌乱马蹄声,伴随着高声通报:
“报——!八百里加急!汴京天使到——!”
帐内热烈的气氛骤然一凝。陈太初眉头微不可察地蹙起,心中掠过一丝不祥的预感。这个节骨眼上,汴京来使?他沉声道:“有请。”
帘幕掀开,寒风裹挟着雪沫猛地灌入。一名风尘仆仆、面有菜色的文官宦官踉跄而入,他身上的朱紫官袍沾满泥泞,显然是日夜兼程、狼狈不堪。
他顾不得喘息,双手颤抖着捧出一个黄绫包裹的紫檀木盒,声音尖利而惶急:
“河北路宣抚使、同知枢密院事陈太初接旨——!”
帐内诸将脸色皆是一变,岳飞眼中更是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陈太初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翻涌的情绪,整肃衣冠,单膝跪地:“臣,陈太初,恭聆圣谕。”
那宦官展开黄绫圣旨,尖细的声音在寂静的大帐中显得格外刺耳:
“诏曰:朕膺昊天之眷命,承祖宗之丕绪……近闻西北不宁,西夏李氏,忘恩负义,受金酋蛊惑,调集重兵,屯于鄜延、环庆诸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其锋甚锐,边关告急……值此国家多事之秋,当以社稷安危为重。着令河北路宣抚使、同知枢密院事陈太初,即刻停止北进,与金国罢兵议和!金国使臣已至汴梁,言明只需岁币如辽旧例之半,即可罢兵休战,共御西夏……卿当体念朝廷艰难,速奉旨回师,或遣能员与金议和,以解西北倒悬之急!钦此——!”
“停止北进?罢兵议和?”张猛第一个按捺不住,虎目圆睁,几乎要吼出来,“眼看就要打到燕京城下了!这时候议和?!”
赵虎亦是脸色铁青,拳头捏得咯咯作响:“岁币如辽旧例之半?金贼败军之将,何敢言勇!朝廷……朝廷怎能……”
岳飞虽未出声,但紧抿的嘴唇和眼中跳动的怒火,显示他内心的激荡远胜旁人。
他看向陈太初,只见枢相依旧保持着单膝跪地的姿势,头颅微垂,看不清表情。
但那挺直的脊背,却仿佛一块承受着万钧之力的礁石。
那传旨宦官被帐中陡然升腾的杀气惊得后退一步,色厉内荏地尖声道:“陈枢密!还不领旨谢恩?!陛下忧心西北,夙夜难眠!朝中诸公皆言,当此三面受敌(金、夏、潜在的高丽)之危局,当以和为贵,先解燃眉之急啊!”
就在拒马河畔接到圣旨的前两天,汴梁皇城内的紫宸殿上,一场激烈的廷辩正如火如荼。
“陛下!”李纲须发戟张,声音洪亮,几乎要将殿顶的琉璃瓦震落,“金人乃虎狼之性,贪得无厌!今日许以半岁币,明日便可索要全部!西夏屯兵边境,看似汹汹,实乃慑于金国淫威,虚张声势,李乾顺绝不敢轻易启衅!此乃金人祸水西引、离间我宋夏,欲阻我光复燕云之毒计!万不可中计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