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事分两头
小力金刚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5章 事分两头,茅山后裔之小道归元一一同人小说,小力金刚掌,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么请问刘先生都做了哪些准备?”
老刘头自然是不能认输,一拍自己的鹿皮兜子。
“都在这里了,不过不给你看。”
“你误会了刘先生,我不是想问你带了什么东西?而是想问你明天有什么准备?我们到了目的地之后要做什么?”
秦戈的问题老刘头始终没想过,只是随口那么一说,至于后面的事,那都是走一步看一步,走到哪算哪?反正出去就比在这瞎琢磨强。”
“我说姓秦的你这后勤部长是怎么当的?随机应变懂嘛?要是都安排好了还要你干嘛?对了,你那堆破玩意明天自己想办法,我们可不管给你背着。”
“放心!不劳二位大驾!”
第二天,秦戈早早就起来了,以外国游客的身份雇了一个当地的向导,让他带着去当年挖沙厂的旧址。
“呦!这位秦先生,实在是对不住您,您说的这地早就没了,现在政府管的紧不让挖了,那边都封锁了过不去啊!要不您换个地方,我带您去昆明山怎么样?那地方玩的多,还有限制级服务呢?”
秦戈微微摆手,从怀里掏出一沓钱递给他。
“请你想想办法,事成之后我还有重谢。”
这时候张国忠也出来了,见此情形急忙跑了过来。
“秦先生,这应该是我做的事情,怎么能让你破费呢!”
秦戈淡然一笑。
“没关系,就算是我为马思甲先生尽的一点微薄之力吧!”
听秦戈这么说,张国忠也不在阻拦了,只盼望这次能够帮老爷子把身后事办好。在向导的带领下,仨个人来到了石浅滩附近,据向导说,这里以前就是大型挖沙现场,以前有好多家公司在这里挖沙子,没黑天没白夜的干活。
张国忠站在一块大石头上望去,周围早已经不是当初的摸样了,改革开放这几年这里的变化简直是翻天覆地,尤其是这一带的治沙行动,已经开展了有五六年了,周围都用铁丝网圈着,私人是不允许进入的。
“三位,我能带到的就只有这里了,再往里去就只有政府部门的人能进了,你们要是觉得无聊我可以带你们去附近的村里转转,这里的土特产还是不错的。”
张国忠不想在他身上浪费时间,给了点钱把他打发走了。
看看底下偶尔出现的人影,三个人都陷入了沉思,要不要疏通关系进去看看?这里看上去不是很严,找找人应该能进去。
老刘头说道:“还进去干啥?这么多年过去了,沙子都挖走多少车了,还能留下线索?环境早就被破坏了,要我说,还不如找当年那家子再问问,我就不信没有一个目击证人?”
“师兄!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很简单,当年帮马老爷子搭法台的人不能都死了吧!那么多人在现场,我就不信没有一个偷看的?”
“偷看?这个不应该吧!当时我也这么问了,黄老汉跟我说绝对没有人偷看,他们游击队几乎是一人一户的看着,绝对没有人出去过。”
“我说国忠啊!这时候你不能死脑筋啊!没有村民出去,他们游击队里的人就不能有好事的?就没有背着领导偷看的?我就不信这帮人都这么老实?”
“这……”
张国忠长舒了口气,老刘头这种假设也不是没有可能,人嘛!都有好奇心,这一点他也是深有体会的。
“我支持刘先生的看法,这是一个新思路,我们顺着这条线找下去,或许能有新的收获。”
老刘头撇这嘴,一脸的得意。
“哎!哎!我说上仙,咱们可说好了,有收获也是我们哥俩的,跟你可没关系。”
秦戈笑而不语,拿出指南针来回的摆弄着,像是在确定方位。
“张掌教,以前那个村子你还能找到吗?”
张国忠皱眉道:”有点印象,不过这里变化挺大的,不敢保证一定能找到。”
老刘头说道:”鼻子底下有张嘴,不行就问呗!对了那个村子叫什么名字?”
“好像是黄家湾镇黄四营村,老头的儿子叫黄中华。”
“妥了,有名有姓有地址,这再找不到就白活了,上仙,快收起你那高科技把!没用。”
三个人离开浅水滩,根据张国忠模糊的记忆一路往北扎下去了,这一路上张国忠一直在回忆,当年那个黄老汉说的就是江北有一座法台,往北走一定是没错的,只是这些年环境变化太大了,原来不怎么宽敞的小路现在都修上公路了,人口也比原来多了,一打听才知道是合村并镇了。
这一下就更难找了,很多村子的名字都改了,问了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个黄四营村,后来有明白人给指了条道,往前走二十里有个碾子营,那里有个村干部是个老江湖,以前的老村老镇他都知道,找他指定没错,他要是再不知道的话,那就只能翻以前的县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