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劳动力入水溪,傅友德末路!
情飞何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章 劳动力入水溪,傅友德末路!,大明:三天后穿越,满门被抄斩,情飞何方,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黔州东北,云雾关。
曾经险峻的隘口古道,如今已成了人间地狱的延伸。
泥泞的山路上,残肢断臂与破碎的盾牌、兵刃混杂,被雨水浸泡冲刷。
浓重的血腥味混合着硝烟味和人体内脏破裂后的恶臭,在湿冷的空气中弥漫不去,令人作呕。
山林的寂静早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痛苦呻吟、绝望的哭泣和濒死的喘息。
侥幸未死的川军士兵如同被抽走了骨头,三三两两地瘫倒在泥水里、岩石旁,
眼神空洞地望着灰蒙蒙的天空,任凭冰冷的雨水冲刷着身上的血污和伤口。
他们手中的兵器早已丢弃,仅存的念头就是逃离这片被诅咒的森林。
“沙…沙…沙…”
一阵极其轻微的脚步声,踩踏着湿漉漉的落叶和泥浆,从隘口两侧浓密的丛林中传来。
幸存的川兵们如同惊弓之鸟,猛地抬头,惊恐地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恐惧扼住了他们的喉咙,连呻吟都戛然而止。
枝叶被无声地拨开。
一个个身影悄然出现。
他们穿着与山林几乎融为一体的深灰色、沾满泥浆的罩衣,脸上涂抹着黑绿相间的油彩,只露出一双双如同鹰隼般的眼睛。
手中的火铳枪管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幽冷的金属光泽,枪口稳稳地指向下方道路上如同待宰羔羊般的溃兵。
是那些魔鬼!
那些神出鬼没、如同林间鬼魅的“妖兵”!
没有呼喊,没有呵斥。
只有绝对的沉默,以及那沉默之下令人窒息的巨大压力。
一个身材魁梧、脸上涂满油彩的水溪小队队长(代号:华二十五)缓步走到古道的中央,居高临下地扫视着下方密密麻麻、惊恐万状的俘虏。
他的目光如同冰冷的剃刀,刮过一张张绝望的脸。
他缓缓抬起一只缠着厚厚布条、沾满污泥的大手,竖起三根手指,然后猛地向下一切,指向隘口深处那条更为狭窄、被雨雾和密林吞噬的、通往未知的幽深峡谷方向。
意思简单、冷酷、不容置疑:走,或者死。
动作就是命令。
“哗啦!”
“哗啦!”
两侧密林中,更多水溪战士现身,黑洞洞的枪口向前压迫。
没有一句多余的话,但那冰冷的杀意如同实质的寒流,瞬间冻结了所有俘虏的心脏。
求生的本能压倒了麻木。
离得最近的几个俘虏连滚带爬地站了起来,踉跄着,哭泣着,推搡着,跌跌撞撞地朝着岩熊所指的那条阴森峡谷入口涌去。
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绝望的人流开始缓慢而混乱地移动起来。
没有人敢回头,没有人敢停下,后面的人推着前面的人,汇成一股散发着浓郁死亡和恐惧气息的浑浊洪流,缓缓流入那条如同巨兽咽喉般的峡谷。
哭声、压抑的抽噎、伤者痛苦的呻吟,在狭窄的谷道里回荡,更添几分阴森。
水溪战士们如同沉默的牧羊犬,冷漠地押送着这群失去爪牙的“人形牲口”。
他们的动作精准而高效,利用地形卡住关键位置,驱赶掉队者,确保人流只能朝着既定的方向——西南方,乌撒的方向——蹒跚前行。
话说两边,沅水上游。
奔腾浑浊的河水裹挟着大量泥沙断木,发出沉闷的咆哮。
那处被精心“制造”的巨大滑坡体,如同一条狰狞的土黄色巨蟒,死死扼住了狭窄的临河小径,彻底切断了湖广军前进的道路。
滑坡体下方,汹涌的沅水卷起浑浊的浪花,无情地冲刷着被掩埋其下的士兵和骡马曾经存在过的痕迹。
侥幸未被泥石流吞噬的湖广军士兵,此刻也如同惊弓之鸟,蜷缩在远离滑坡体的相对安全地带。
他们丢盔弃甲,浑身泥浆,眼神涣散,被那场“天灾”彻底夺走了魂魄。
暴雨冲刷着他们脸上的污泥,却冲刷不掉那深入骨髓的恐惧和茫然。
“沙沙…沙沙…”
不同于云雾关绝望后的沉默,这一次,脚步声是从他们身后的密林和河谷乱石滩中传来,带着一种令人心头发紧的压迫感。
衣衫褴褛、面如死灰的湖广兵们惊恐地回头望去。
一队队同样穿着深灰色罩衣、但装备似乎更为精良一些的水溪士兵,如同从岩石缝隙和树根阴影里生长出来一般,迅速占据了所有可能逃脱的路径。
他们的动作更快,配合更显娴熟,手中的武器也更加精良,除了火铳,不少人腰间还挂着那种令人胆寒的黑铁疙瘩(掌心雷)。
为首的是个面容冷硬、眼神如鹰隼般锐利的中年军官(代号:华二十四)。
他锐利的目光扫过这群惊魂未定的败兵,没有丝毫情绪波动,仿佛在看一堆等待处理的货物。
他抬起手,对着自己身后那条更为崎岖、通往莽莽深山的方向,做了一个简捷有力的手势——驱赶。
“起来!都起来!”
水溪战士低沉而冷酷的呵斥声响起,如同鞭子抽打在俘虏们的心上。
枪托毫不留情地砸在动作稍慢的俘虏背上,引发一阵痛苦的闷哼和哭喊。
“走!快走!”
湖广兵的溃败更为彻底,组织早已荡然无存。
在水溪战士冰冷高效的驱赶下,他们像一群被驱赶的羊,毫无反抗之力,
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湿滑的乱石和泥泞,被驱赶进另一条仿佛永远走不到尽头的山道。
这条路的终点,同样是乌撒。
两支沉默而精悍的水溪小队,如同驱赶庞大羊群的牧羊犬,押送着一条散发着绝望气息的长龙。
那是俘虏。
超过万名明军俘虏。
破烂肮脏的号衣取代了甲胄,凝固的血污和草草包扎的伤口是溃败的烙印。
每个人脖子上,都套着一个冰冷的薄铁皮项圈,上面清晰地錾刻着冰冷的数字编号。
沉重的铁链,十人一组,将他们如同牲畜般锁在一起,每一次迈步,都伴随着金属拖拽地面的刺耳刮擦声,在寂静的山林里回荡。
押送他们的水溪士兵,深灰色制服沾着泥点和草屑,装备着最新式的燧发枪,腰间皮套里是掌心雷的轮廓。
他们眼神锐利,步伐整齐有力,如同钢铁的节拍器,与俘虏们踉跄蹒跚的脚步形成残酷的对比。
队伍中几辆覆盖油布的大车吱呀作响,里面是成捆的铁锹、十字镐和沉重的钢钎。
俘虏们大多低着头,眼神麻木呆滞,如同被抽走了魂魄。
脖子上项圈冰冷的触感和铁链的重量,时刻提醒着他们从军人到工具的坠落。
只有偶尔瞥见押送士兵手中那乌黑锃亮、远超明军鸟铳的火器时,眼中才会掠过刻骨的恐惧和一丝茫然的敬畏。
“快点!磨蹭什么!乌撒还远着呢!”
一个水溪小队长声音不高,手中的短马鞭虚空一抽,“啪”的脆响在队伍中荡开。
俘虏群一阵轻微骚动,脚步下意识地加快了些。
“妈的,这帮老爷兵,骨头比娘们还软!”
另一个年轻的水溪士兵低声啐了一口,踢开脚下一块碎石,
“瞿能那老小子跑得比兔子还快,倒把这些人填了坑。”
“省省力气吧,”
小队长头也不回,声音平淡,“营长说了,这些人都是‘料’。
乌撒那边开山修路挖矿建厂,正缺‘料’。
骨头软?到了工地上,监工手里的鞭子和新造的‘雷公’,自然能把他们的骨头敲硬。”
“雷公?”年轻士兵眼睛一亮,带着向往,“就是营长说的那个新炮?”
“闭嘴!不该问的别问!”
小队长厉声打断,眼神警告地扫了他一眼。
年轻士兵缩了缩脖子,不敢再言语,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投向俘虏队伍,仿佛在评估这些“料”能在乌撒的熔炉和矿坑里烧炼出多少钢铁。
不过,营长仁慈,这些俘虏若能好好表现,努力工作几个月,或能成为水溪悍将也说不定。
……
龙里城外,明军大营。
绝望的气息比黔州湿冷的冻雨更刺骨,沉甸甸地渗入每一顶沾满泥浆的帐篷,压得人喘不过气。
伤兵的呻吟不再是背景音,而是绝望本身在嘶鸣。
中军大帐内,空气凝滞如铁。
傅友德枯坐在木案后,花白凌乱的鬓角被头盔压出深痕。
他布满血丝的眼球,死死盯着案上那份刚刚由八百里加急送达的明黄卷轴——朱元璋的第二道圣旨。
猩红的朱批,字字如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