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杨六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三章,逆光谍影,北宋杨六郎,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圣弥厄尔教堂的钟声突然敲响,凌晨三点的第一声钟鸣震得齿轮组簌簌发抖,黄铜匣子的锁扣自动弹开了。
匣内没有炸药,只有一张泛着蓝光的底片,底片上记录着十七个北平教堂钟楼的改造图纸,每个钟楼的齿轮组都被加装了同样的同步装置。
沈清禾用镊子夹起底片,紫外灯照射下显现出一行德文标注:
\"Zeitverzgerung: 17 minuten\"(延时:17分钟)
钟声的余韵还在塔楼里回荡,程墨白突然明白过来,他抓起六分仪冲向窗边,月光下,远处西直门水塔的轮廓正在扭曲,就像透过高温空气看到的幻影。
\"不是细菌武器...\"他的声音嘶哑,\"他们在用钟声制造次声波共振!\"
沈清禾的瞳孔骤然收缩,她撕开护士服的袖口,露出条形码\"d-17\"下方的那串数字:,这个编号此刻正随着钟声的节奏泛出荧光,与黄铜匣子里的铀盐残留产生共鸣。
\"我们才是最后的引爆器。\"她的手术刀当啷一声掉在齿轮上,\"所有d系列实验品体内...都被植入了共振晶体...\"
最后一记钟声在凌晨3:17准时响起,齿轮组的第十七层齿盘突然脱离轴心,像一片旋转的刀锋朝两人飞来。
程墨白拽着沈清禾扑向机械室角落,黄铜匣子在剧烈震动中爆开,数百张底片如雪片般飞舞,每张底片都记录着一个\"d系列\"实验品的条形码,在月光下连成一片幽蓝的星河。
地下排水系统(凌晨4:17)
排水管壁上的苔藓泛着诡异的荧光,像一条蜿蜒的绿色血管,程墨白举着盖革计数器,指针随着他们的深入不断震颤,辐射值已经超过安全阈值十七倍。
沈清禾走在前方,她锁骨下的条形码\"d-17\"在黑暗中发出微弱的蓝光,仿佛某种生物雷达,指引着方向。
\"这里。\"
沈清禾突然停住脚步,她的手术刀尖指向排水管拐角处,十七个陶瓷罐整齐地码放在水泥墩上,每个罐子都用掺着硅藻土的蜡密封,罐身贴着泛黄的美军军医处标签。
最前排的罐子标签被撕去一角,露出底下的日文小字:\"第十七号备用点\"。
程墨白的匕首划开蜡封时,一股混杂着霉味和药香的气息涌出,硅藻土中埋着的不是预想中的细菌培养皿,而是六支密封的玻璃安瓿,标签上清晰印着:
盘尼西林
美军军医处 1943.5
批次号:p-1717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