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学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3章 求援,宋朝的脊梁,一个老学究,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废物!一群塞外的蛮荒猪猡!竟能让本帅的神兵利器折损如此!”

朴承嗣的声音如同毒蛇嘶鸣,马鞭狠狠抽打在跪伏于地、瑟瑟发抖的高丽军需监崔秀吉背上!

“看看你们运上来的火炮用炭!掺了三成黑泥的石粉!炮弹炸膛折损我六门精炮!还有粮秣!运给前线的米粮居然掺了一半的陈年砂砾麸糠!是等着喂饱金狗的刀口吗?!”

崔秀吉磕头如捣蒜,额上鲜血混着泥污:“大王息怒!大王息怒!雪封山路,民夫死绝…北虏袭扰…非小的不用心啊…”

“借口!”朴承嗣一脚将他踢翻,环顾帐中那些面色苍白的高丽将领,“你们!自以为占了几寸地皮就敢敷衍了事?!告诉那窝在王京(开京)享受暖榻、数着金子做梦的‘王上’!再敢克扣军需,误我大事!待本帅收拾完女真鞑子,下一个开刀祭旗的,就是他宫里的蟠龙柱!”

他心中却比怒骂更暴戾,辽阳城下那自杀式的火攻、凤凰关冰崖上的亡命奇袭,如同两根淬毒的芒刺扎在心头。

这群金狗!

如同被踩了尾巴入冬的饿狼!

临死前爆发的爪牙竟如此锋利!

若后方再如此掣肘…他不敢深想!

怒火如同岩浆灼烧着理智,“加兵!再调两师北上!不惜代价,给我在开春冰融前,碾碎辽阳!踏平凤凰!”

靖康五年正月二十,汴梁城。

积雪在宣德门鎏金的脊兽檐间消融,滴滴答答地敲打在冰冷的金砖丹墀之上。

这座刚因南疆大捷而陷入狂欢的城市,又被一支风尘仆仆的怪异队伍撞破了喜庆的表象。

韩世忠亲自坐镇燕云北门,铜环豹眼一瞪,便令这支挂着“大金议和使节”破旗的队伍噤若寒蝉。

粗粝如锉刀般的河北军汉们毫不客气,将这几十号所谓的“贵使”连同他们那装饰繁复的车驾剥个干净。

冰冷的刀锋刮过躯体,探摸着可能匿藏的利刃毒药,甚至撬开蜡封的国书木匣夹层,其粗暴与羞辱,足以令任何尚存一丝血性者目眦尽裂。

押运的赤备禁军冷漠如铁,横槊控弦,将这队仅裹着单薄裘衣、冻得瑟瑟发抖的金人押上囚车般的驿站马队,一路烟尘滚滚,直达汴梁皇城根下。

紫宸殿内,炭火烘得温暖如春。

当这群形容委顿、面如死灰的金国“贵使”匍匐在地,领头的老臣完颜德宗声音嘶哑地背诵那早已烂熟于胸的“乞援国书”时,龙椅之上的赵桓身体微微前倾。

他清晰地听到了金使喉管深处因恐惧而发出的细微痉挛,看清了其枯瘦的手指在光洁如镜的金砖上无意识抓挠的痕迹。

一股从未有过的、如同三伏天痛饮冰镇酪浆般的巨大熨帖感,从脚底板瞬间冲上了赵桓的天灵盖!

舒坦!太舒坦了!

四年前,也是这般时节,就是这群野狼的后辈逼得他父亲弃汴梁南狩,龙袍下藏着屈辱的哆嗦,夜夜被金戈铁蹄的噩梦惊醒!而今日…今日!

赵桓的胸膛剧烈起伏几下,脸颊上浮起异样的红晕,一股澎湃热流在四肢百骸间奔涌,几乎要将龙袍撑破!

他强压着想大笑出声的冲动,目光下意识地瞄向立于丹墀左首、如定海神针般的陈太初。

那眼神里有狂喜,有扬眉吐气的宣泄,更有对枢相无穷手段的敬畏与一丝隐晦的依赖——看!

这昔日吃人的猛虎,现在像条狗一样趴在你我脚下摇尾乞怜了!

陈太初迎上赵桓那几乎要燃烧起来的目光,几不可察地微微摇了摇头。

他的眼神平静依旧,如一潭深不见底的寒水,指尖在御赐蟒袍袖中的铜符上轻轻一点。

那动作细微至极,却如同无形的冰丝,瞬间缠住了赵桓即将喷薄而出的亢奋情绪。

金使匍匐的呜咽回响在殿梁间。

陈太初的眼底却是鸭绿江北岸尚未凝固的血冰,以及朴承嗣舰队在渤海深处那狰狞的轮廓。

赵桓深吸一口气,强抑下那沸腾的情绪,嘴角却不由自主地向上咧开一个冰冷的弧度。

他缓缓坐直了身子,手指敲打着龙椅扶手,声音带着一种刻意拖长的、仿佛猫戏老鼠般的腔调:

“哦?求援?那得看…贵国…能拿出什么了……”

殿外,年节的爆竹碎屑还贴在宫门鎏金兽首衔环上,红得刺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九极界最靓的仔

像素布丁

我从四合院求长生

加醋丸子

赶山打猎攒物资,老婆带上两闺蜜

昼枕雾未尽

逆光谍影

北宋杨六郎

四合院之穿越52当猎人

阿斗不用人扶

破茧成凰前男友的追悔录

爱吃竹汁的段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