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学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1章 长车踏破贺兰缺,宋朝的脊梁,一个老学究,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靖康二年的横山以北,弥漫着恐慌与血火的气息。
震龙城下那场突如其来的钢铁与火焰风暴,彻底碾碎了西夏大帅嵬名察哥“以逸待劳”、“野战争雄”的最后一丝幻想。
当硝烟尚未在震龙城下完全散尽,当溃散的夏兵哀嚎着涌过黄沙漫漫的北坡隘口,一支赤甲玄旗、蹄声如雷的洪流已如复仇的利箭,狠狠撕裂了西夏脆弱的腹地防线!
追击!没有任何迟疑!
岳飞给震龙城留下三千精锐与充足的辎重固防,旋即点起主力近四万人马。
这支以河北精骑为锋矢、老西军悍卒为骨干、辅以飞山炮车与燧发铳手的强兵,如同燎原野火,卷着复仇的烈焰与震龙城大捷的余威,滚滚北去!
目标直指横山以北,西夏西平府。
溃败的噩梦,在溃逃的西军中蔓延。
从震武城北坡隘口到卓啰城外围的大小据点,数百里广袤无垠的黄土地,成为了西夏溃兵的地狱之路。
岳飞的轻骑如同最老练的猎犬,循着溃兵的轨迹,精准地切割、包抄、歼灭!许多屯兵的寨堡连组织抵抗的时间都没有,便闻风而降,任由宋军贴上告示、移交地方官吏,旋即被后面负责肃清、押解、安抚的地方部队迅速接管。
岳字帅旗所指,西疆各州府守臣、巡检官吏无不凛然遵命,行动之速,前所未有!
汴梁,垂拱殿。
枢密院签书房内灯火常明。
陈太初手中捏着一份份八百里加急军报,地图上一条蜿蜒的红线正以惊人的速度向西南狂飙!
连克银州、夏州,克盐州!兵锋已抵灵州川!西平府岌岌可危!
陈太初眉头微蹙,指节无意识地敲击着案上那份染着风霜雪泥印记的最新捷报。
笔锋透纸的“卓啰指日可下”六个大字,带着一股睥睨四方的锐气。
“这个鹏举……” 他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丝无奈的笑意,眼神却深邃,“仗打得倒是痛快!风卷残云一般……只是这西夏王庭,莫非都被我燧发铳子吓破了胆?连个议和的使节都派不出来了么?”
他能理解岳飞被压抑已久的兵锋初露时的兴奋,也深知燕云大胜后携威西征的滔天气势。
但打仗,终究是政治的延续。
陈太初的本意,是以雷霆手段打出大宋赫赫军威,在歼灭西夏河南主力后,再以泰山压顶之势逼其坐上谈判桌,割地、赔款、纳质、称臣!
所谓“以战止战,以杀止杀”,核心仍是“止”。
若一味贪功冒进,深入河西酷寒之地,兵锋过锐,补给线过长,反易被坚韧的西夏诸蕃拖入泥沼。
“难道真要岳鹏举一口气打到兴庆府(西夏都城)不成?” 陈太初摇摇头,望向窗外汴京阴沉欲雪的暮色,“看来……得给他浇点凉水了……” 他提笔,墨落银笺。
千里之外,西夏河南地。
卓啰城,这座河套粮仓的重镇,高大土黄的城墙在朔风中显得格外粗犷坚韧。然而此刻,它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轰!轰!轰——!!!
比在震龙城更加骇人的雷鸣在大地上持续炸响!
岳家军阵营前方,近五十门从河北军器坊随军运来的“轰山雷”重炮一字排开!
这些比“飞山虎”粗壮近一倍的巨兽,喷吐出令人肝胆俱裂的巨型铁球!
碗口粗的滚木礌石构筑的城墙垛口,如同顽童堆砌的沙堡,在重达十余斤的铁球撞击下轰然粉碎!
厚实的夯土墙面上,出现一个个触目惊心、深达数尺的巨坑!
烟尘冲天而起,混杂着飞溅的石屑和断肢!
“放箭!放箭!挡住他们登城!!”城头守将野利勃嗓子嘶哑,布满血丝的眼中满是惊骇。
然而混乱之下,稀稀落落的箭矢根本无法压制城外那如林的刀盾和蚁附般攀城的敢死锐卒。
仅仅两轮炮火齐射,外加一千燧发铳手的抵近压制!
卓啰城那看似牢不可破的城防,如同被开水浇过的蚁穴,瞬间崩溃!
守城士兵的士气在金属与火药的淫威下彻底瓦解。
当第一面宋军黑虎战旗在弥漫的硝烟中插上城头时,整个卓啰城彻底乱了!
城门在恐慌的乱兵冲击下轰然开启,侥幸未死的西夏官民如决堤的洪水般向北逃窜!
岳飞按剑立于城外临时搭起的高大指挥车楼之上。
刺鼻的硝烟和飞扬的尘土无法遮蔽他锐利的目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