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小吃
雪满平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28章 小吃,可以穿越了,靠修行无敌很合理吧,雪满平湖,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商户的收入和流水必须通过娇兰的资金系统,无论是工资还是采购。
有精算师会为他们算出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时给他们一套薪资福利体系。
他们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但只要在娇兰体系下挣钱,他们的福利体系就不能低于这套体系的百分之九十。
有商户受不了如此严苛的条件选择了分手,也有大着胆子留下来的家伙,事实证明,哪怕按照那套体系给员工发工资也足够让他们赚的盆满钵满。
我们与封建农耕社会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很多人都说是进步了,科技发展,物资充沛,民众衣食住行有了跨越式发展。
但如果分析社会财富分配,封建社会的地主佃户虽然不掌握生产资料,但依然可以得到劳动所得的五成左右。
如今科技进步了,物资丰富了,打工者的收入反而连过去佃农那个百分之五十都达不到了。
莫说百分之五十,大部分企业的人工支出可能连百分之十五都没有。
社会是在进步还是退步有时候是真的不好说。
虽然没有资格去要求别人,但到了自己体系之下,娇兰还是在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
目前娇兰旗下有数万名员工,安保,网络,物流,销售,市场运营,药物研发,每个部门几百号人组合起来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何况很多部门可不止几百人。
而娇兰每年花在这些人身上的资金在三百亿以上。
这个还只是工资,还不包括公司福利,旅游度假这些。
偶尔李老板大手一挥,可能几个月甚至十几个月的年终奖就敢发出去。
因为娇兰的出现,如今最吃香的行业已经不是码农了。
有些农民的收入也是不错的,比如娇兰的种植基地。
他们现在工资已经涨到万元左右,奖金还有个几十万,这个收入已经超过很多小公司码农。
那些精通药物培育的农民甚至会被外面用百万年薪直接挖走。
药剂师,研究员这些工资更加恐怖,他们是娇兰主力生产部门,有些家伙一口气能拿自己工资上百倍的年终奖。
有人按照娇兰公布的工资支出和他们员工人数算了一下,人均年入百万。
要知道李默白和王欣儿这些高管是不计入其中的,也就说员工们没被巨富们平均掉工资,人家拿的都是实打实的工资。
这样消息放到网上,瞬引来一大片羡慕嫉妒恨的调侃。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你说我现在回村种地还来的及吗?”
“我也想有一技之长,我也想去娇兰当牛马。”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哎,晚了,还是晚了,娇兰要是早点出现多好,听说他们开始去我们母校招聘了。”
什么是头部企业?
能触及到什么生活方方面面,让人们对对他有深刻印象,对他的产品深度依赖。
上一批这样的企业是互联网巨头,即时通讯,电子商务,外卖,短视频,如今新的头部开始出现。
娇兰便是这样的头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