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运气爆棚的“有缘人”
可能王呵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17章 运气爆棚的“有缘人”,幸运来临:彩票中了五千万,可能王呵呵,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眼神中的欣喜也是遮不住的。
他也一直在压制着自己躁动的情绪。
他心里也在不断地计算着藏宝的数量和价值,进行到这时候,这一次的收获就已经超出了他之前的预期。
而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继续挖掘,又陆续发现了不少金银、玉石珠宝和很多钱币。
一开始就发现十几条“黄鱼”,还以为收获有限,没想到这花池里的藏宝远超想象。
华夏人果然不愧是世界上最喜欢存钱藏钱的国家。
如今前人的财宝也便宜了他。
其实,国人藏宝这一传统由来已久,世代沿用,即使现在依然延续,甚至更加高科技。
他的地下收藏室就是相同的功用。
这种习惯的根源在于儒家“勤俭节约”的观念,而且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银行。
在清代钱庄和票号出现之前,人们存钱的方式非常单一,就是找些不易侵蚀的东西,把金银财宝封存起来,埋在土里。
还有一些富家贵族会在建造宅邸时,特意设计隐秘的藏宝空间,如地窖、夹墙、暗室等,并世代口耳相传藏宝的秘密。
很多传世文物都是古人这样保存下来的。
而且战乱或动荡时期,金银财宝难以随身携带,出于安全考虑会把这些东西以各种方式方法藏起来,期待时过境迁后取出。
但因各种变数太多,很多人没等到这一天就离世了,也只能留给“有缘人”。
“古宅”作为前人金银玉器财宝的藏匿之地,既是历史的偶然也是文化的必然。
现在王可就是一个运气爆棚的“有缘人”。
如今所有东西都归他了。
他一边看着指挥李子兴等人,一边还要帮着清洗从底部泥里取出的玉器珠宝。
有句话说的好,“金银有价玉无价”。
金银作为流通货币,其价格受市场供需影响,存在明确的价值衡量标准。
而玉石因其文化象征、工艺价值及稀缺性,常被赋予“无价”属性,尤其当玉石承载情感寄托或文化信仰时,更难以用金钱衡量。
如果真出现一块好玉,那一块小小的东西就可能价值连城。
上千万都是有可能的。
而一条“大黄鱼”十两重,算上收藏价值估计二十万左右。
一块上千万的好玉能抵得上五十根“大黄鱼”金条,如果用五十两的大银锭换,起码得要上百个。
差距就是那么大。
“乱世黄金盛世玉”,现在和平年代更加突出了玉石的价值,人们也注重修身养性,以及对审美、艺术和文化上的追求。
不过,对于王可来说,这些东西都是以后家族的资产和财富。
现在大黄鱼金条已经有好几百个了,小黄鱼和银锭也有很多。
数量最多的就是完整的四大箱银元。
虽然埋在地下多年,但保存的还比较完整,木箱还没有彻底腐朽。
不过,还有一些其他的银元和铜钱用其他东西装的,有的已经散落出来,生锈的看不出原来的样子。
这些金属的东西也比较好找。
即使埋在土里也能用金属探测器找出来。
而玉器珠宝就得用手小心翼翼地仔细寻找了,甚至不能用力过猛。
一行六个人就在花池边不断忙碌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